提升古诗鉴赏能力 滋养传统文化素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笑一应邀讲授
资讯来源:东团在线 发布时间:2021-05-14
为激发学生文学兴趣,提升师生对古诗词作品的鉴赏能力,学工部于5月12日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方笑一教授作《古诗词的阅读与赏析》主题讲座。
方笑一教授指出,中国古代诗词属于古代精英文化。他指出古诗词的文化属性早期多为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创造。随后方教授归纳出古诗词的四大特点:丰富的情感表达、精致的语言形式、深厚的人文内涵、多样的文人意趣。方教授结合古诗词举例,就四大特点展开讲述。他采用陶渊明的《责子》及王维的《重酬范郎中》引出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在讲述语言形式时,方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包括宽对、流水对、借对在内的许多古诗中的语言艺术规范。之后,方教授以苏轼的《答径山琳长老》为例讲述第三大特点:人文内涵。此诗为苏轼先生逝世前所作,其中“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一句既表明了自己对于死生的豁达胜过有为的高僧,又透露出一股强烈的文化自信。最后,方笑一教授探讨了古诗词中多样的人文意趣,体会白居易《中隐》中“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那样闲暇惬意的生活。
讲座生动有趣,方笑一教授独到的授课方式使得讲座现场笑声不断,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切实提升了师生们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让古诗词文学直入人心,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文化洗礼。(通讯员 孙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