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早、快、准” 做好防疫“侦察兵”——学校对接交医公卫专家组织流调专题培训

资讯来源:文明在线    发布时间:2022-04-12


为有效阻断疫情校内传播链,进一步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及时有效应对突发问题。44日上午党委发出组建抗疫“侦察兵”流调志愿者团队号召,得到了各党支部的积极响应,40多名党员报名参加。流调志愿者团队由党委书记曹蓉蓉亲自领衔,并于当晚进行了第一次全体志愿者线上会议,部署了学习培训、分组模拟等一系列工作。

49日下午,学校邀请上海交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郑黎强及其团队成员为我校流调志愿者进行线上专题培训。郑黎强教授开宗明义,强调流调的目的是自救,快速流调是为了找出阳性病例和密接。因为密接中存在潜在“转阳”风险,溯源找出次密接是为了有效风险防控。他同时指出,判断密接、次密接范围需把握好:接触的距离和时间、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原则。其中接触距离是否小于1米、时长是否超过5分钟、是否规范佩戴口罩等成为了重要判断标准。

随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编写组成员许岚、徐雅晴两位老师就流调方法与技巧进行了深入讲解。她们强调,流调工作与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需要医务、人事、学工、信息、安保、消杀等各组协同作战,才能达到“早、快、准”的流调目的。高校做流调,不是为了替代疾控工作,而是为了尽快溯源,阻断校内传播链。因此高校流调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和耐心,不能有主观判断,更不能被流调对象的情绪所影响。流调过程要简洁、高效、精准。培训中两位老师对流调过程进行了模拟演绎,再次强调了“尽快找到密接才能更快阻断传播链,更好地自保”这一流调目的。同时耐心解答了我校流调志愿者在前期分组模拟中遇到的疑问,让大家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培训,我校正式搭建了与交大医学院的流调合作平台,交大医学院的全力支持也为我校流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流调志愿者通过模拟演练和互动,更加意识到“流调是应急,防范是日常,自己是第一责任人”。校内师生都应自觉配合遵守规范佩戴口罩、规范手部消毒、公用盥洗室消杀、每日2次开窗通风、不串门不聚集的防疫要求。培训结束后,党委书记曹蓉蓉希望流调志愿者们结合培训开展小组模拟演练复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流调工作细节,进一步积累流调工作经验,提升流调工作水平。(通讯员  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