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21年10月18日,艺术设计学院党支部组织老师们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老师们认真学习《教育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育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贡献。
以下是部分党员老师学习感想:
黄蕾: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通过学习教育法,我意识到自己除了上好专业课程以外,还必须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因材施教地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因地制宜、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称得上不辱使命。
曹晓萌: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 ,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贴合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的统一在教学活动中”,还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潜力,创新潜力和实践潜力”。 学习新《教育法》后 ,我感到了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这样做,都遵循在教育工作中注意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出色的学生 。新《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 ,那么作为高校辅导员的我们就更应该有创新精神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 ,努力提高自身潜力和业务水平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刘明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制定的,通过对教育法的学习,我了解了国家在法律层面对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等提出的要求和保障。法律给了我们教育工作支持和保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在完成法律要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以学生为本,不仅是法律对我们的要求,更应该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核心点,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应该认可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工作,并热爱自己的工作,敬业是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是要坚持的目标,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帮助学生,真真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董静:学习了新《教育法》使我感受到新法的立法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因为它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真正的体现了以人为本,利国利民。所以新《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上的重大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新修订的《教育法》提出缩小办学差距,不分重点校、重点班,非常人性化,体现了对所有人的尊重;不管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每个孩子都可以享受均等的教育,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教育均衡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
陈超:通过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条文及规定,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培育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紧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徐雅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等事宜做出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了教育法的各个方面。对于自己能够加入教师队伍,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深知教书育人责任之重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有开拓和创新精神,不满足于现状,注意更新和充实自己的学识,将原有的专业知识结合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要而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具体来说,就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充实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专业教学水平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伊丹: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依法执教、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等概念也有更深刻的诠释。在工作中主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工作中要注重德育教育。身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学生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第二,教育法让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责任。身为教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我们的义务,在工作中做好教书育人的各项工作。第三、要更加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贯彻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让学生全面学习和发展。第四,要更加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通讯员 丁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