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航悦Radio重温百年历程(第十三期)

资讯来源:航空学院    发布时间:2022-08-07

航悦Radio|重温百年历程(第十三期)

百年潮起共读史,砥砺奋进新征程。

   欢迎收听重温百年历程(第十三期),本期将带您了解西安事变。

      19361212号,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左)和杨虎城(右)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124号飞抵西安,要挟张、杨:如不加紧 “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     

1212号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杨于12号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杨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号,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会议现场图




会议现场图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号,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杨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号,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杨及中共代表会谈,24号,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号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号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0号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

西安事变的发动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与核心地位。

一百年此起彼伏,一百年风起云涌,一百年艰苦奋战。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动者、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中国共产党走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无论处于逆境或顺境之中,都始终保持正义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保持不怕牺牲、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保持勇立潮头、无畏闯荡的拼搏精神,最终不断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

杨虎城在西安新城大楼举行宴会,庆祝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本期的重温百年历程之西安事变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