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工作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凝练特色。
二、工作重点
(一)创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理论学习
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1.结合“四史”学习教育,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党史”系列讲座。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学党史识党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强化责任担当,引导广大教师将爱校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2. 利用座谈会、报告会、读书沙龙等活动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到学习领会更深刻、掌握精神更全面、贯彻落实更坚决,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3.通过“教师沙龙”、“东海讲坛”(思政系列)等,组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重大政策,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理论水平,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教师基本的职业涵养,明确教师课堂言论底线。
(二)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持之以恒巩固拓展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1.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在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中将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表现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促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师德养成。切实增强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贯彻学习《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沪教委人〔2020〕9号)、《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东字[2020]95号)等文件精神,把学习师德规范作为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规范教风和工作作风,激发广大教工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职责。
3. 以教育部公开曝光的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的典型事件为教育典型,进一步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通过法治教育、纪律规范教育,聚焦教师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价值引领,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浸润。通过案例剖析自身,引导教师自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过程,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底线意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支“主力军”,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使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典型示范作用。通过“说课+讲课”的形式,开展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摩,强化全校教师课程思政认识,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
2.邀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案例展演活动中特等奖获得者——护理学院黄慧敏老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分享。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定位,熟悉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增强一线教师的“思政担当”。
3.通过在校内开展教师备课笔记素材征集展示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重视教学、传承师道、教书育人。素材可为备课笔记、教案、批改的学生作业或其他书面教学资料。各院(部)推选2-3名最具代表性的教师手稿,教工部进行集中展示,同时邀请部分教师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最终由教工部进行表彰。
(四)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倾听教师心声
1.坚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与校工会携手,组织主题鲜明的座谈会、茶话会,通过营造和睦、宽松的环境,使教师们在感受到学校关怀的同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工作状态。同时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邀请专业人士来校,组织如“心理健康探索与调试”、“心理冥想”等心理体验活动,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升心理素养。
2.与校心理咨询中心联手,对新入职的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或调查。通过对测试和调查结果的分析,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邀请校内外专家,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有效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塑造阳光心态。
3.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主体责任,积极与教工部对接。学工办主任和办公室主任要担任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志愿者,在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等方面发挥作用。若发现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教职工,及时上报教师工作部。
三、成果展示
各学院在常态化师德培育、课程思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教学成效和创新举措,将在年底进行集中展示。
教师工作部
2021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