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东海学院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展述学交流

资讯来源: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15

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据学校制定的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计划,515日上午,学校主题教育读书班成员开展述学交流。校党委书记曹蓉蓉主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正职干部,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参加。

述学交流会上,曹蓉蓉书记结合述学主题率先发言,她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着力点,分享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五大特征及九大要求,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密切联系。曹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只有坚定不移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曹蓉蓉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职业类院校的使命就是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要做好“三协同”和“四融通”,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和现代服务的不断发展。对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曹蓉蓉提出四点要求,一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落实好学校“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二是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探索大思政教育,努力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深化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对标区域发展和企业要求,优化专业布局,以产业群为定位建设专业群,深耕产业学院,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把广大师生员工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加强党的建设和学生培养教育,上下协同,不断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下学校所面临的的机遇和挑战,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集思广益,共谋发展,同时也要主动求变,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推动学校党政重点工作和“十四五”规划的落实,以优异的成绩献礼三十周年校庆。

王刚校长从党史的各个阶段出发,明确指出时代和阶段不同,我们党的使命和任务也不同,当下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我国根本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要不断转变行为方式,不断拓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王校长强调,当前民办高校已经发展到强调规范阶段,学校应不断探索民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加深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解和体制机制的认同,同时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全方位思考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建设。

教务处处长张居阳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讲话精神进行学习,认为本次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有助于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他认为,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依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我们解决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是政治任务也是工作任务,要打开突破思想观念、强化责任意识、重视教师发展,做好发展共同体工作。

财务处处长彭晓丽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结合自身财务工作聚焦学校发展,她指出,要加强每一个东海人的主人翁意识,优化管理成本,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杜绝学校资源浪费;同时,财务工作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支持保障作用,对相关问题进行精准解决。

技师学院院长平越从党的二十大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出发,探讨了我国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历史、现状、发展,并提出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发展,对我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和基本举措进行思考。平越认为,做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适应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战略,同时也要着眼师生发展;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更新、完善相关制度,大力营造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氛围,做好相应宣传工作;三是要坚持规范管理,提升人才质量,做到发展有规划、举办要申报做好加强和规范过程管理、质量保证、资源收费、利益分配、防控风险等工作,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学工部部长杨瑾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人的高质量发展,具体到学生工作,就是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她指出,从事学生工作需要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方方面面着眼于学生。在当下的新形势中,学生工作要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拓展工作方法,做好专项调研,提升学生工作的创新力和服务力,不断加强党建与思政育人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学工队伍,做好对学生教育引导工作,从而更好地完成“三全育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讯员 李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