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 综述
一、校园文化环境布局合理,活动丰富
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布局,对原有景观绿化进行了整体改造和提升,增加了园林绿化、立体绿化、水生植物等景观,通过合理布局和景观设计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师生们漫步在校园感到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学校重视全员育人格局,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学生会及社团等的作用。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组制定《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30周年校庆工作方案》,营造爱校荣校氛围。党政办牵头策划东海读书节,师生一起读书,利用碎片时间线上线下读书。工会举办“集体生日”,为我校教职工送来了温暖。学校图书馆为大家推荐了一批新书、好书,进一步发挥了图书馆服务、信息、教育的职能。
学校旨在通过各类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校园活动丰富,既有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红歌会、话剧演出,也有聚焦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围绕工匠精神开展主题活动,更有音乐会、书香东海、高雅艺术演出等来夯实学生底蕴,为学生打下充实的文化积淀。
近三年,学校将文化活动与建党百年、党的二十、校庆三十周年相结合,开展“东海之春”专场音乐会、红歌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共计千余名师生参与活动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项目。
二、学生社团管理规范,成绩斐然
学校社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学生社团组织管理设有《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社团管理条例》;成立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委员会,由党委副书记担任主任对社团的建设进行分类指导,对各类以社团名义开展的活动都做到切实可控;落实社团注册登记和年审制度,设有《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制度》22个学生社团已实施配备“双导师”制度;每学期对学生社团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社团,及时进行整顿治理,推动社团规范管理;通过排查社团未存在有极端女权,性少数等倾向的师生个体和组织,敏感节点未组织或参与线上线下敏感活动。
目前,学校共有学生社团22个,其中文化艺术类14个、体育类7个、公益类1个,20%以上的学生加入、管理过学生社团,60%以上的学生参与过社团活动。近三年,开展学生社团招新、社团文化展示日、社团巡礼节等线上线下活动共计20余场,学生参与社团活动3000余人,召开学生社团工作例会20余场,积极开展社团骨干成员的培训,加强学生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学习,加强学生社团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学校啦啦操社团获得2020-2021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少年、青年组)公开青年丁组-花球规定(2020版)2级 第一名,2020-2021全国啦啦操联赛(上海静安站)公开青年丁组-花球规定(2020版)2级 第一名。
2022-202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上海闵行站)公开青年丁组-花球规定动作(2020版)-2级 第一名;荣获在全国第六届武术散打比赛中,武术社鲍俊杰荣获金牌,胡帅、才艺荣获银牌,范家铎荣获第五名好成绩。校辩论赛获得“尚法杯”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优秀组织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等能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示范效应,丰富教职工文化活动丰富
(一)开展各级各类先进评选和申报工作,注重示范效应。
1.树立典范和榜样,展现教工风采,激励教职工积极性。经管学院团队在2021年通过打擂台的形式,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实现我校在市级团队荣誉评选中零的突破。2022年,经管学院团队又收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同年,我校妇女之家被命名为“上海市妇女之家示范点”。
2. 助力女教职工成长成才,凝聚磅礴巾帼力量。2023年,郁萍作为教育系统的34位代表之一,参加了上海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
(二)以健康发展为目标,丰富教工业余生活。
文体社团为教职工业余生活注入活力。学校非常关心教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建了合唱、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社团,受到教职工的欢迎。
把握时代主题,打造健康向上、全员参与的教职工文化。工会为趣味运动会设计了极具参与度和娱乐性的比赛项目,使教职工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培养了合作意识,同时排解了压力、愉悦了身心,振奋了精神!
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参加上级工会活动。组队参加上海市教育系统“校长杯”健步走、乒乓球、服饰展、健身操、健身嘉年华趣味运动会等各项赛事,完美展示了东海人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和拼搏不屈的意志品质。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新时代思政课
(一)社科部组织红色社会实践,赓续红色血脉
为加强我校红色教育,社科部数十年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推动红色社会实践的教学精细化和传承的特点,积极开展思政课学生实践教育活动,形成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的德育成效,2022-2023年,依托上海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赴龙华烈士陵园和陈云故居两处,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的红色实践活动。本次红色实践活动分四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采用“学生讲给学生听”的形式开展现场微党课,广泛宣传红色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江南文化等,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境界,深感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由之路的自信和责任。
(二)社科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开展朋辈活动
从学生中选拔有演讲特长的学生,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学生传达党的理论知识,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这种朋辈教育的培养模式,让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逐渐形成。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成员对理论研究感兴趣并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他们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以便能够将理论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同学们。总之,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在我校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通过普及党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献礼建校30周年 社科部开展“走进东海30年”作业评比展示活动
2023年是东海学院成立30周年,值此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三十周年华诞来临之际,社会科学部举办了主题为“走进东海三十年”的思政课实践作业评比活动。在本学期开学之初,社会科学部教师将这一实践作业在课堂上进行了布置,这既是一次作业,一项评比,同时也是一次主题实践活动。依托思政课实践作业,我校学生广泛参与,通过绘画、书法、手抄报、短视频等形式充分表达了对东海学院建校三十周年的喜悦和祝福。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校三十年创业的艰辛,了解了创立者们的初心,了解了我校校训“自尊自强、认真求真”的内涵和校徽的深刻含义。作业评比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校的深厚情感,并将转化为同学们勤奋学习、夯实专业技能的不竭动力。
(四)社科部教师重走一大路 重温革命史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为了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根脉”精神,6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来临之际,社科部党员教师开展“六个一”红船主题教育工作,重走一大路,重温革命史,感悟初心使命。大家一起沿着当年“一大”代表们的足迹,从上海西站出发,乘坐全称为“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红色教育主题列车抵达嘉兴,主题列车车底通过普速列车改造而成,全车外部采用红、金、绿配色,既保留古朴的绿皮火车风格,又体现了红色文化元素。列车确定了“不忘初心地”“走新时代路”两大主题,同步将两节车厢改造成红色教育主题功能车厢,设置了“火车邮局区”“火车学习角”、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及嘉兴南湖红船老照片展示区等。老师们沉浸式体验,感受红色氛围。作为中国革命红船地,嘉兴具有“1921城市记忆”的历史文化底蕴,到达嘉兴后,老师们先后参观了南湖风景区红色游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地,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革命脚步,将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老师们认真地学,把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深刻印然于心。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意犹未尽,表示要将此次活动中的感悟与思考呈现在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