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 综述
一、标准化建设,安全文明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健康开展。2021学年学生宿舍楼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各级领导、老师和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同学们踊跃参与学校宿管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营造干净、舒适的寝室生活环境,“寝室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思想正在不断深入人心,涌现出一批经得起多次检查的优秀寝室。2021-2023学年第一学期共评出文明寝室182 间,708人,卫生模范寝室78间,309人,卫生寝室432间,1720人。学生公寓:各公寓楼生活区有无线wifi覆盖;各公寓楼值班室配有微波炉,各楼层走廊配有电吹风,提供给学生免费使用;每间宿舍均配备空调,各公寓楼内安装有热水箱、洗衣机,为学生免费提供饮用热水,同时也有桶装纯净水。疫情期间,为了住宿学生安全,定期对宿舍公共区域消毒,清洗宿舍内空调、窗帘等室内设备,测量学生体温,发现有异常情况,督促其去医院就诊并及时上报,组织学生每日抗原和核酸检测,同时做好疫情期间的学生送餐等特殊服务。楼内宿管值班室,还为学生准备了备用口罩、体温计、酒精棉、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物品。
校内设有上海教育超市、MC购物广场等门店,为学生提供各类生活用品。同时还有食品店、水果店、西点店、咖啡吧、奶茶吧、理发店等为师生提供服务。同时,定期会有后勤管理人员对店铺的价格、卫生以及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
校医务室位于教三楼二楼,可为在校学生提供简单的诊疗及配药服务。2023年在3月17日组织了在校学生367名同学献血活动,完成上海市血液中心交给我校的献血任务;2022年组织2535名2022级新生入学体检工作。2021年分别在3月11日、9月22日,医务室两次组织了在校学生654名同学献血活动,圆满完成献血任务;还组织了2322名2021级新生入学体检工作。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宣传新型冠状病毒和传染病的健康知识;开展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演练,做好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 制定完善防疫预案:发热门诊转诊制度、校内医学隔离观察制度、发热人员应急预案等。指导培训后勤人员穿防护服、消毒液浓度配比;防疫必需品物资储备、管理、发放,同时做好高校平台系统每日发热数据信息上报工作,核酸检测人员待检测信息统计、预约、检测结果上报。保健站联合吴泾社区服务中心、体检中心医务人员对我校外省市返沪学生及教职工,全员集中核酸采样工作3948人。返校复学医疗保障,专升本学生返校、应征入伍隔离学生体温监测等健康管理工作;教职工返校返岗集中隔离观察、校内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学生医学观察以及在校师生医疗健康保障工作。做好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保健站利用黑板报、阅报拦、专刊、广播、多媒体等宣传工具,发放“防艾”、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手册,对肠道、呼吸道、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做专门的宣传。新冠疫情已进入常态化管理,保健站应学校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对学校的防疫物资进行采购、发放、储存,确保在校师生对防疫物资的需求。2022年健康驿站累计入住829人、1623天;2023年截止到6月底,健康驿站累计入住66人、278天,对阻断疫情传播、稳定入住人员的情绪起到很大的作用。2022年按市教委要求,对学校进行两次封控隔离。由保健站联系安排做核酸检测人数总计406527名,同时做好高校平台系统每日发热数据信息上报工作,后续按不同情况进行转运并完成发热闭环。
浴室:学校现有男女两幢浴室,有专人看管,同时,浴室内配有吹风机、穿衣镜、衣柜等设施,供师生免费使用。11号学生公寓,室内有可洗漱和淋浴设施,为学生生活提供了便利。
快递站:从2016年6月起,学校成立了快递,为师生寄件、取件以及信件、包裹等物品提供了一站式便利,有专人看管,服务热情,受到了师生好评。
学校食堂设施齐全,价格合理,确保原材料质量和菜品卫生安全,其中还有民族餐厅,满足少数民族饮食需求。
二、食堂设施齐全,卫生达标
学校食堂设施设备齐全,餐桌椅数量能满足就餐师生需要,就餐餐厅、原料仓库、备菜间、全部安装空调,确保物品质量。
食堂饭菜量足质量好,学生食堂坚持公益性原则,品种多,花样齐,价格合理。学生窗口单件菜价最高不超过5元/份,大米饭0.22元/两,每天中午有特价菜(600份),有一定比例的1元和2元菜,低价菜以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还有免费的大众热汤。早点白米粥0.5元/碗、刀切馒头0.5元/只、白煮蛋0.7元/只、茶叶蛋1元/只、荷包蛋1元/只、菜包0.7元/只、肉包0.7元/只,小吃广场品种多元化,给师生提供不同口味、不同喜好、不同层次的餐饮需求。
我校食堂引进社会餐饮单位,在校师生人数比较多,在制止餐饮浪费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推出半份菜、小份面等餐饮服务。
学校在学生、教工中做好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食堂阵地,做了KT板、桌贴、窗口温馨提示的宣传。在学生食堂和教工食堂坚持做好“半份饭”出售,以“两”为计,吃多少,买多少。在小吃广场逐步推出按需加饭,初取时适当少点,按个人饭量给师生免费加饭。要求从业人员加强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培训,菜品精致、味美、饭菜可口,用餐者有食欲,少浪费。
根据社会副食品不断上涨的情况,为保证师生的饭菜质量,同时减轻经营单位的压力,学校多次从平抑基金中给食堂相应补贴。政府每年给的副食品涨价补贴,学校都全部补贴给学生食堂经营单位。
为积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总务处在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各举行为期一周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条例》的宣传活动。以KT板的形式分别在图文信息大楼一楼大厅和食堂做好宣传工作。通过《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条例》的宣传活动,目的是让每位师生员工深入了解并共同维护自己“舌尖上的安全”。为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总务处多次召开会议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落实责任、健全体制、完善措施、有专人对食堂学校的食品安全进行管理督查。食堂设有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对食堂原料的采购做到索证索票、员工持证上岗、做好留样菜、餐具的定时消毒等各项监督工作,严格监管食堂的食品安全,确保师生餐饮安全放心。
为确保食品源头卫生安全,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所有食堂采购的禽肉类,都经动物检疫部门检疫合格,所有蔬菜都经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索证索票,所有从业人员都具备健康证,持证上岗,并经有关部门定期培训食品安全法。
为了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用餐服务,学校设立清真餐厅,为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用餐保障,学校还每月给清真补贴10000元。确保清真饮食的餐饮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
食堂员工竭尽全力为在校师生提供满意服务,多次召开师生餐饮的意见征求会、座谈会,听取广大师生意见,努力改进不足之处,得到了大多数师生的认可。总务处每年定期以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在校师生做后勤服务的调研,满意度达85%以上。
每年定期为食堂一线员工,手把手培训消防器材使用方法;食堂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工作会议。
我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每学期为食堂一线员工培训“六T”管理和指导现场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