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杨苏教授应邀来校作《作风建设》专题报告
4月10日下午,我校特邀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杨苏教授莅临东海源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王玉主持,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及党员同志共同聆听学习。
杨苏教授以“重温党中央《八项规定》的战略意义”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他从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八项规定》的深远影响:其一,在“严明党的纪律、加强作风建设”方面,他强调这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障;其二,在“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方面,他指出这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其三,在“反对形式主义、务必实干担当”方面,他阐明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
在重温“进京赶考”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时,杨苏指出,长期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严峻考验和最大挑战。他强调,《八项规定》作为管党治党的利器,在规范领导干部工作方式、净化社会风气、重塑政治生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规范领导干部工作方式和社会活动方式上,既划定了红线,也指明了方向,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阐述“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时,杨苏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杨苏强调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五大能力”建设框架:首先是增强科学识别风险的辨析力,要求领导干部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专业的分析能力;其次是提升准确评估风险的预判力,强调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研判;再次是强化迅速处置风险的决断力,要求决策者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同时要培养公众感知风险的引导力,提高社会各界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最后是完善实时监测风险的洞察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预警体系。
杨苏的讲座理论结合实际,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全体与会人员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全程聆听报告,聚精会神领会要义,不时提笔记录重点内容与个人感悟。通过深入学习和充分研讨,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中央《八项规定》的深远战略意义,为今后工作的提质增效筑牢了思想根基、凝聚了行动共识,也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熊平安表示,聆听讲座让自己收获满满。作风建设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核心力量,新时代党内教育始终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重中之重,要求党员干部以“学”筑基、以“思”铸魂。须在理论淬炼中深悟作风建设的战略意义,以知行合一补足精神之钙、校准思想之舵,让理想信念熔铸于血脉,化作教育强国行动自觉。查摆问题需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沉疴。既要揪住显性问题不放,更需深挖思想病灶,杜绝“讳疾忌医”的侥幸心理。通过全方位扫描教育教学工作作风盲区,从工作表象中透视党性修养的深层裂痕,让自我革命穿透形式主义外衣,直抵灵魂深处。整改须以“事不过夜”的紧迫感推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行动指南,既治标更治本,作风顽疾立行立改,思想根源正本清源。以“君子检身”的常态自省夯实党性根基,用务实成效赢得师生民心,让清风正气成为新时代东海人的鲜明标识。
护理学院党支部书记彭艳表示,作为护理学院党支部书记,通过党性教育学习,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护理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护理工作关乎生命健康,更需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临床实践。通过学习,更加深刻体会到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更是永葆政治本色的精神熔炉。在主题教育中,将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为主线,将党性修养融入医者仁心,以清正作风服务师生,让专业技能守护群众健康,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彰显护理党员的担当。
机电学院辅导员代征表示,杨苏教授从5个着力点出发,深刻剖析纪律对于新时代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中,坚守“勤、思、敢”三字诀,勤奋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深思熟虑,敢于担当,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发扬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的精神,以责任为舟、以梦想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守正创新,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马院教师冀昆表示,今天参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聆听《作风建设》讲座,我深受触动。八项规定于党和国家意义重大,作为思政老师,我深感责任在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学里融入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助力优良作风的传承与弘扬 ,为党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马院教师梁艺馨表示,作为一名高职思政教师,学习“八项规定”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坚守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在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言传身教,用简洁明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方式讲解思政知识,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他们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和廉洁奉公的道德品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院教师杨瑞庆表示,杨教授从“党员干部要干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视角给我们重温了《八项规定》的精神。党员干部要时刻敬畏权力,行使权力要公平公正。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法治是监督制约权力的有力保障。具体而言要思想上信仰铸魂,净化心灵;行动上榜样励志,自我完善。党员干部必须要紧紧围绕《八项规定》的精神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辨得清是非,经得起诱惑,推得开情面,守得住底线。(通讯员 刘会娟)